国足选帅:必须功利,必须实用

秦云/Q队长

现在,国家队选帅工作正在紧张进行。队长想聊一下选聘国家队主教练工作中的原则问题:功利原则和实用原则。

一直以来,人们在男足国家队选帅问题上存在一个误区:国家队主教练要承担拯救中国足球的重任,至少要负责各级国字号队伍的体系、风格建设。

为什么当时足球界对带队进入韩日世界杯的米卢蒂诺维奇不满?就是因为这位“神奇教练”在技战术上没有建树,也没有提升各级国字号的技战术水平,甚至连国家队本身的技战术水平也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明显提高。在国家队,米卢蒂诺维奇更像是一位“心理按摩师”。他的口头禅“态度决定一切”,就像是符咒“保佑”着中国队挺进世界杯。而那时候的中国足球界,上至中国足协领导层,下至球迷、媒体,都是希望有当时的日本队主教练特鲁西埃这样包揽各级国家队体系的教练来改造一切。“神奇教练”米卢蒂诺维奇只有带队成绩,其他的都不满足大家的期望。

后来的荷兰球星哈恩接任国家队主教练,既没有实现提升国家队技战术水平的预期,也没有打好德国世界杯的亚洲区外围赛。21世纪前十年的几次选帅,要求“统帅三级国家队、自己挑选助手、自己确定翻译人选”的特鲁西埃都在一些记者的稿子里是热门人选,但是2002年、2006年、2011年三次中国队选帅,“白巫师”都没有实质性收获。从2011年开始,特鲁西埃在中甲的深圳红钻执教三个赛季,2015年又在浙江绿城执教半个赛季,都不算成功,自此他和中国队选帅绝缘。

一统“各级国字号”的教练,在中国足坛都是败亡的下场,典型的就是本土教练的旗帜徐根宝、英国教练霍顿、塞尔维亚教练杜伊科维奇。徐根宝从1991年开始身兼国家队和国奥队两队主教练,却在第二年因为冲击巴塞罗那奥运足球亚洲区预选赛失败“下课”;霍顿本来从1998年开始担任国家队主教练,却在第二年自降身份去兼任国奥队主教练,当年就因为国奥队在悉尼奥运会足球亚洲区预赛失败后被免职;杜伊科维奇是从2006年开始担任国奥队主教练,中国足协后来却让他和同胞福拉多一起负担起国家队教练工作,结果国家队在南非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失利,杜伊科维奇在国奥队的主教练位置也被动摇。

管得多,死得快。国家队主教练,就应该只需对国家队负责,“多管闲事”就是对国家队不负责任,更不用说搞什么各级国家队技战术风格体系建设之类,甚至拯救中国足球这种历史重任了。国家队主教练是普通人,干不了奥特曼、钢铁侠们拯救地球的英雄伟业。何况,即便是奥特曼和钢铁侠来了,也不一定就能搞好中国足球。

国家队的任务就是参加亚洲杯、冲击世界杯,选帅就是冲着这样的目标去的。对候选人的圈定就业务层面而言,就是看候选人是不是具备完成这些赛事的能力。所以,选聘国家队主教练,肯定是功利的、实用的。国家队主教练,只要把国家队建设搞好,打好亚洲杯,冲击世界杯成功就是完成任务,就是推动了中国足球进步。其他的要求和愿望,都是强人所难。

选帅就应该像中国足协在2000年年底选择米卢蒂诺维奇那样,只明确让他带队冲击韩日世界杯,其他的都不重要。中国队打进了韩日世界杯,中国足协就是贯彻了功利和实用原则,也就成功了这么一次。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