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日本足球训练很卷而中国很娇气,一个小地区有700多支队
近日,投身青训行业的前国脚杨旭接受了“懒熊体育”的采访,谈到了自己在退役这一年做青训的一些感悟。
杨旭在退役后创办了“朝日”足球俱乐部,学习日本青训体系,引进日本青训教练,杨旭的两个孩子也送到日本去踢球,他本人经常往返中日两国。
俱乐部目前有两名日本教练和4名中国教练,有时也会邀请日本的青训教练前来开办特训班。除常规的足球训练外,俱乐部还会专门开设运控球、射门、体适能、跑步姿势纠正等课程。
“日本足球把足球场上的每项技能都进行了细致的拆分,他们有只针对某一项技能的培训班,我们也在学习人家的细致和专业。”杨旭说,朝日俱乐部接下来还要开室内足球课程。
过去这几个月,也曾有投资人找到杨旭,希望能入股俱乐部,将培训的辐射面积扩大至全国。杨旭说,自己对新投资人的加入持开放态度,“但我觉得俱乐部现在还处于一个不成熟的阶段”。俱乐部的日籍员工对杨旭说过的那就话让他一直记在心里——“在日本,人们希望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后再去复制粘贴”。
“如果我是个商人,开个饭店,巴不得赶紧复制粘贴,迅速挣钱。但我是个足球人,足球改变了我的人生,我也应该对这个行业充满敬畏心。”杨旭说。
谈及将儿子送到日本的原因,杨旭称那里的训练方法可以帮儿子在15岁前找到适合亚洲人的踢球方式。
日本的青训俱乐部几乎每个周末都有比赛。如果比赛安排在距离市区两三个小时车程的地方,他和两个儿子早晨五点半就要出门,晚上七八点才能回到家。带儿子踢球的同时,还要照料自己的俱乐部,他有时会乘坐凌晨两点的廉价航班从东京飞回上海,处理完当天的工作后,再深夜返回东京,这样就不会耽误白天送儿子去踢球。
【类型:dqd-Title-t2-s1 | 标号:no | 标题:以下为杨旭自述部分摘录:】
观看日本孩子的训练,我能明显感觉到他们对于攻防转换速度和高强度压迫的重视。 我们总说日本足球技术好,但日本足球现在已经不谈技术了。在他们看来,技术好就像吃饭会用筷子,是最基本的技能。没有技术,就不要谈足球。
中国孩子拿球后喜欢一停二看,日本孩子会在比赛中给你不停地施压, 你刚一拿球,对手已经扑到你面前,恨不得脸都贴上了。你可以过掉他,但第二个人紧跟着又扑上来,我们的孩子根本不适应这样的节奏,这和训练方法、训练习惯有很大关系。
小学六年级之前,在日本川崎前锋训练的小朋友在足球场上可以随便带球,他们希望每个人在比赛中将自己的技术能力展现到极致。可一过了六年级,就没人在场上这样带球了,所有人都按照教练的战术去踢比赛,形成一个体系。这种变化,是突然之间发生的。
我也问过川崎前锋的教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他们说,孩子小时候要做加法,一旦到了12岁,就要做减法。孩子们的个人技术水平基本差不多,教练要在这个基础上把会传球、速度快、脑子好的人留下。如果你只有技术,只会带球,对不起,你要被淘汰了。
日本足球为什么能成功?除了合理的训练方法,还有强大的基础。
在日本学习足球这将近一年时间里,我儿子几乎每个周末到要参加比赛。到目前为止,他们的对手没有重复过。在日本,和上海长宁区差不多大的地方,会有700多支青少年球队。尽管水平各不相同,但这基数却令人羡慕。
日本小朋友训练、比赛时,场边经常可以看到球探的身影。他们会持续不断地关注那些出色的孩子,这些孩子进入中学后,职业俱乐部梯队会将他们全部收走。
川崎前锋俱乐部选拔梯队球员时,有3000多人报名。外人会认为他们是从3000多孩子中选出18个,但实际上有10几个人早已被球探选好了,最后其实是从3000多人中选出五六个人。 进入梯队的孩子不意味着就此开启了职业足球的大门,他们接下来还会面对各种竞争。
那些没被选上的孩子可以参加其他俱乐部的选拔,哪怕被分散到学校、社会上的足球俱乐部也不等于就此失去踢职业足球的机会,很多日本职业球员是因在高中联赛表现出色才得以进入职业俱乐部梯队的,比如本田圭佑,他就曾在大阪钢巴俱乐部梯队选拔时落选,然后在高中联赛中脱颖而出。
而我们这里,如果你在第一次选拔时没有胜出,就意味着永远被淘汰了。有些潜力不错的孩子甚至还没来得及被选拔,12岁时就因学业压力过大,自己放弃了,想想都觉得遗憾。
在日本踢球真的很卷。 他们周末的比赛从早上八点半开始,一直踢到下午四点半,一支球队8场比赛起步,每场比赛20分钟。他们就这样一直踢,间歇时或是完成午饭,或是在教练的带领下继续训练,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去年,我家老二跟随球队参加一次小型杯赛,也是从早晨踢到下午。在我看来,全部比赛结束后孩子们已经累得动不了了,但教练却要求他们加练折返跑,跑时都要全力冲刺。他们就这样跑了35分钟。我家老二最后是哭着跑完的,但日本的小朋友却一点事没有,他们已经习惯了。
在中国,下雨不能练,下雪不能练,天气热不能练,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变得很娇气,一遇到困难或环境改变,就会不知所措。 平时家长照看得非常好,孩子也因此失去了自主能力。我经常看到日本的小朋友在大雨里训练完后,换一身干净的衣服,穿上雨衣,一个人坐电车回家了。来日本前,这些都是我无法想象的。
人们总说欧洲足球、日本足球一周三练,却没有关注人家的训练强度和比赛强度,忽视了人家平时的自主加练,真的以为一周练三次就够了。所以说,我们现在的所谓科学训练,很多都是伪科学。
过去这十多年时间里,我们走了太多的弯路,有太多急功近利的思想阻碍了中国足球的发展。我们需要用十年时间来打牢基础,培养出一代人。在这期间,哪怕输给越南、泰国、缅甸、老挝,都不能动摇——我们要有10年后见的决心和信念。
但是,中国足球又缺乏这样的耐心。
所以我做青训要从兴趣开始培养,让孩子们慢慢成长。等他们有一定能力后,我会把他们输送到日本或其他足球发达国家,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我知道,凭借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中国足球现状的,但我可以先改变一小撮人,然后再慢慢将范围扩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