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游客扑面而来,巴黎奥运房够吗?贵吗?


为了迎接巴黎奥运会,法国大概准备了15万间客房。但游客仍然抱怨“订房难”。




《共同体》是中国之声决胜时刻联合体育大生意推出的体育商业主题对话节目,以“求同存异,聊聊大家共同关心的体育热点话题”为口号,每周一期,逢周五晚上10:00于中国之声《决胜时刻》栏目期间播出。


巴黎奥运会已经迎来倒计时100天,到7月份的时候预计会有数百万的观众、官员、运动员和记者齐聚在这座迷人的都市。这么多人来巴黎住在什么地方?体育赛事的接待工作又有哪些门道? 2024年4月19日,第156期节目讨论体育大赛期间的酒店管理。 参与的三位“闲话者”是中国之声记者张闻、资深的赛事执行专家钟晓园、体育大生意营销副总裁、盛意互动总经理罗冉峰。



本文为本期节目内容精华摘录。


01

奥运会考验的不仅是巴黎的接待能力


张闻: 据报道,为了迎接巴黎奥运会,法国大概有15万间可以用的客房,其中一半在巴黎,但好像依然还是不够。一项延续半个多月的大型综合赛事,对于巴黎这样的国际旅游中心城市而言,它的住宿接待压力是不是也依然很大,为什么会这样?


钟晓园: 当然还是很大,因为奥运会期间估计大概有200多万人从外国来到巴黎。我们随便做一条算术题,假如巴黎市内有1000家酒店,每家酒店也要招待2000名客人,这个压力就非常明显了。除了住房压力外,交通餐饮等方面也面临巨大压力,所以奥运会对巴黎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张闻: 今天主要将话题集中在住宿上面。像巴黎、东京这样的大都市,理论上说它吸引国际奥委会来本地办赛的其中一点,就是接待能力比其他的城市要更强。但是即便如此,大家还是会发现在大型赛会期间酒店特别不好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罗冉峰: 奥运会、世界杯等大赛有空前的影响力,可以说是一件社会事件,会吸引社会各界的精英去参与。相应地,一些核心资源会优先给到这些精英阶层。当酒店的房间供应满足这些精英阶层后,留给游客、观赛者的可能就不够了。所以从一名普通的消费者或者观众的角度来看,酒店就会很不好订。


张闻: 大型赛会举行的时候,场馆周围的那些品牌酒店看上去没有办法预订,或者已经满房,还极可能优先提供给了赛事组委会,或者奥运相关组织、机构,以及各地的奥组委。如果是世界杯,那就是国际足联、各地的足协。然后还有各种级别赞助商、工作人员。而且并非所有奥运代表团的人都能够住进奥运村,除运动员外,可能还有其他代表团成员要住在附近的接待酒店。


上面提到的精英阶层再加上这些工作人员,可能就已经占据了赛场附近酒店的大部分甚至全部住房资源。这是在大型赛事当中很常见的一种情况,这也是造成普通观众很难订到场馆附近酒店的重要原因。


这一次我看到一个比较有名的民宿平台和巴黎奥组委合作了一个项目,开放了顾拜旦的故居,用以接待和迎接国外旅客。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公关案例。除此之外,我想到在16年前的北京奥运会期间,前来观赛的游客不仅可以住在酒店,还可以住在有中国特色的四合院里。当时还有很多大爷大妈,为了能够接待国外的游客,专门学习了英语。


图源:爱彼迎


我出差大型比赛时也住过民宿。例如俄罗斯世界杯期间,我们预算有限,就在圣彼得堡待找了一家可以提供正规发票的民宿,住了挺长一段时间。那一次体验还是非常好的,期间与当地人的交流,为我的稿件提供了更多内容,也帮助我了解到更多的当地风土人情。但这种好的民宿经历也存在运气成分,毕竟不是所有民宿可以提供像酒店一样的标准化的服务。所以我觉得民宿体验的好坏也是需要看运气的。那么,这种民宿会不会也是在大型赛会期间接待游客的一个重要途径?


罗冉峰: 如果赛事组委会直接订下一些民宿,由组委会或者相关的指定团队来管理,这样的话至少消费者获得的服务还是标准化的,应该就不用考验他们的运气。这一类民宿对接待游客也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但更多的民宿还是自发性运营,这就确实存在运气成分。我认为普通民宿只是一种至少解决了游客住宿需求的方案,但谈不上是最好的补充方式。


02

体育赛事酒店接待工作必须全方位考量


张闻: 巴黎奥组委和一个国际酒店集团达成了合作协议,这个酒店集团之前和巴黎圣日耳曼队有深度捆绑的合作,而且也是卡塔尔世界杯期间酒店行业的重要合作伙伴。卡塔尔世界杯在住宿接待方面承受了非常巨大的压力,组委会甚至想到用集装箱等临时的球迷点去解决住宿的问题;以及和周边国家达成协议,把游客的住宿压力和可能带来的收益和其他的国家去共担。


这一次我看巴黎奥组委也提供了一个预订的平台,这个预订平台会集中奥运场馆周边品牌酒店的部分供应,然后还为一些奥运会的客户,比如说像来宾、大公司、合作伙伴旅行社等提供住宿服务。钟总,从您做体育赛事接待工作的经验来看,一般要为哪些人员提供住宿。他们的诉求又是不是完全一样?


钟晓园: 一般来说,就最核心的人员就是运动员,然后到再到官员、工作人员以及到观众,他们对住宿要求也不一样。所以要根据他们各方面的需求来平衡,再决定使用哪一家酒店去做接待。通常我们会从硬件方面去考虑,比如酒店的地理位置、房间的数量、停车、酒店设施,餐饮等方面,然后再从这些方面去平衡。


延庆冬奥村


比如通常我们给到工作人员和运动员下榻的酒店,离比赛的场地肯定不会超过30分钟的车程,因为我们必须减少赛事相关人员的舟车劳顿。而且这个酒店必须要在一个非常安全的地区,必须要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


其次就是酒店的房间数量、房间的种类以及房间的软件,这些方面是不是可以满足运动员的需求,满足团队的接待。如果不满足的话能不能及时解决?举个例子,酒店提供的枕头是什么材质,这个都有可能要我们在安排酒店时去考虑。


第三点我会考虑酒店门前的停车位置是不是很方便。比如说我是接待一支球队,大巴车是不是只能停在酒店门口,停车的地点是不是跟酒店的大堂很远的距离,规划动线是不是很复杂?如果运动员要走较远距离才能从大巴抵达大堂,那可能不是很理想。


第四就是酒店的设施,比如说它的健身房、游泳池、安保房、会议室、网络,这些条件是不是可以满足运动员甚至一支球队的需求?如果有额外需求能不能补充?这也是常见要处理的情况。



最后就是用餐相关问题。例如酒店是否有独立的用餐区,会不会被打扰或者打扰到其他的客人。又如酒店能不能提供适合运动员的餐饮,尤其是香蕉、苹果等帮助运动员恢复的食物需求量大,酒店的供应量是否充足?有的情况下团队会携带专门厨师,酒店支不支持与这些厨师对接、会不会开放后厨?


我还想补充一个点,以上提及的主要是硬件层面的问题。还有软件问题,也就是酒店团队的服务能力。有的酒店尽管规模很大、设施很新,但团队接待大型赛事的经验不足,很可能我们对接起来也会出现很多波折。还有个情况就是我们服务的团队有指定合作的酒店品牌,这就变成客观上我们执行方的可选择余地很小了。


03

体育接待市场规模未来十年可达790亿美元


张闻: 您刚才提到的这些细节都是为运动队或者一整场赛事服务,如果是您自己作为游客去观赏体育赛事的时候,在选择住宿的时候会考虑哪些呢?在大型赛会的时候,住宿价格会水涨船高,您有哪些订住宿的窍门?


钟晓园: 作为一个消费者,我其实很少会去买一些将赛事门票或资格与住宿打包的产品。比如说我刚刚去完东京参加马拉松比赛,我会考虑到我跑完比赛之后很累,很想马上回酒店洗个澡,同时我也会考虑到比赛时候的封路以及交通状况、人流疏散等因素,所以我会选择离终点最近的且能够步行到达的酒店。


另外其他出行便利以及预算,都是我个人出行观赛时订酒店会考虑的点。如果你真的是在一个热门时期去订住宿的话,通常你只能承受相应的价格浮动,要么降低标准、要么增加预算,没有太多复杂的思考。


现在看看巴黎酒店的价格,都已经涨起来了。离巴黎市区13公里的一家品牌快捷酒店,6月初房费97欧元,开幕式前后要137欧元,折合人民币就上千元了,贵了约300元。要找高级酒店的话,马索大道的洲际酒店608欧元一晚,折合人民币接近4600元,而且号称仅剩几个房间。到时要去巴黎时真的要算好预要。


张闻: 冉峰,在体育产业的讨论的语境之下,跟住宿相关的内容似乎是被归到了体育接待的门类当中。体育接待市场的规模有多大?


2022卡塔尔世界杯期间的“集装箱酒店”


罗冉峰: 体育接待市场也就是大家常说的Hospitality,有不同的机构都有测算过这个市场,整体评估都价值超过100亿美元以上。例如近期一家叫Coherence Market Insight的机构,评估的市场规模是174.5亿美元。它还对市场增长率有较大胆的判断,认为接下来十年整个市场会增加到790亿,折合复合年增长率到20%左右,速度颇为惊人。


至于住宿,接待里面的一部分。按照这份报告的分类,最大的板块是餐饮,其次才到住宿。接待的其他业务板块还有观赛与相关旅行项目等。有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体育赛事和其他类型演出同期举行的情况,而这种演出的搭售有时候也会被归类到体育接待的范畴里面。


张闻: 那份报告我也看了,当中对体育接待的定义似乎比较狭义。譬如说消费者要报一个以看比赛为目的的旅行团,或者是买门票和住宿加在一起的套票,这笔消费才会被算进体育接待的市场收入当中。但事实上只要你去外地看比赛或者参加比赛,你的的住宿就已经形成相关的消费了。上述这种套票,如果您是消费者,您会购买吗?


钟晓园: 如果在当地逗留时间很短,比如两天一夜或者三天两夜,只为了看一个比赛,甚至只是酒店和场馆两点一线的话,我就会考虑买这种产品。当然前提是它在我的预算范围以内。


张闻: 如果是我的话,我买这种产品最重要的考虑就是这个赛事的门票非常抢手,但是我已经无法通过正规的渠道去购入。这个时候如果组委会提供门票和酒店打包的产品,即使不是我非常中意的酒店,我可能也会为了饺子去买醋。


04

不同体育场馆酒店配套不尽相同


张闻: 我还注意到一个现象,越来越多城市在新建一座体育场馆之后,往往考虑在配套设施中加入酒店。比如在近期,深圳市体育产业集团以人民币1.49亿元竞得了深圳市福田区深圳市体育中心配套的酒店地块。往前追溯,北京奥运会期间,在奥运主场馆附近也有新的酒店的配套。在后来的很多赛事期间,那家酒店成为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相关体育组织和运动员的接待酒店。在其他的城市,比如苏州奥体中心,它周围也会有配套酒店。为什么就很多体育馆在一开始建设的时候,就会做这些相关的准备呢?


钟晓园: 我认为肯定是考虑到降低相关人员,包括运动员的消耗。而过去有些大型场馆建造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相关配套,就导致好一点的酒店都要15分钟车程以上。有的团队甚至直接住到市区,宁愿接受交通奔波。


张闻: 我印象中在北京工人体育场没有做改造翻新之前,在工体附近就有一个运动主题的酒店。我在采访亚洲杯的时候,在阿联酋也类似的运动主题酒店。阿联酋那个酒店里市区比较远,有时候我也会感到困惑。在离市中心较远的地方,如果没有比赛,这个酒店要怎么样去维持运营?这是不是很多城市选择不在体育场周边去做酒店配套的原因、避免没有赛事的时候运营困难?


体育配套酒店在滑雪场最常见

图源:Unsplash


罗冉峰: 在刚才主持人提到的深圳市,相同的情况就出现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大运中心坐落在深圳龙岗,是一个离市中心有差不多四五十分钟车程的区域,所以最终就决定不做配套酒店。而深圳市体育中心的项目,坐落于深圳市中心的福田区,人流量很大。在这里建配套酒店的话,日常运营也有客流。


当我们谈论配套酒店时,相对于体育场配套酒店,大家可能对会展中心的配套酒店需求会更加敏感。会展中心跟体育场有一定的相似点,离市区可能也有一段距离。但是会展中心只要运作得好,日常办展会的频率较高,就能为配套酒店带来稳定的客源。


2018年CBA全明星官方接待酒店布置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偏远地方的场馆建酒店的思路。首先要看这片区域在城市发展中的定位。它是不是所谓的新区?如果它是新区,它可能还会承接其他更多的功能。那么这篇区域还是很有必要建一座比较高质量的酒店。


第二个是看场馆的定位。它能否持续落地一系列的高质量赛事?如果可以的话,就很有必要建配套酒店,而且还要保证酒店的质量。如果酒店质量不达标的话,像钟总的团队可能从一开始就会否定这个场地。假如一座城市要跟其他城市竞争赛事东道主,它的场馆自身硬件条件非常好,可相关接待的条件没那么理想,也有可能会在竞争中落于下风。


如果要让体育场馆发挥带动体育名城建设作用的话,就算场馆稍微偏远一点,也要做相关的配套。但整体来说,我认为更好的考虑是把场馆和城市长远规划联系起来。


张闻: 其实不仅是在确定了有大型运动会之后才要盖新的场馆、去建配套。事实上,有商业价值的体育比赛在选择办赛地的时候,也会把接待能力当做一个重要的指标。这就是体育赛事与酒店之间微妙的配对关系。感谢今天两位作客节目,我们下期再会。



注:本文所用封面图片来自爱彼迎,其余图片如无备注来自Osports全体育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