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焦凤波手记:做管理必须放眼全局
文/贾岩峰 焦凤波是那种让记者十分愿意结交的被采访者,因为在过去这些年,无论记者的提问有多长,问得有多么刁钻,甚至显得业余,他都会认真聆听,然后仔细思考,给出他独特视角下的答案。与这样的采访对象交谈,记者也拓宽了视野和增加了知识储备,比如说谈及管理的时候,他随口说出的一些名字和案例,像安迪格鲁夫、宁高宁、拉姆查兰等,总能扫去记者的知识盲点。
股改后的他似乎更忙碌了,会议很多,如果不飞赴长春客场基本上很难通过电话占用他大块完整的时间来做采访,因为总有打进来的电话给中断。而他本身也是那种不愿意给自己留白的性格,因为记者发现了窗台上放着一本书和一些A4纸的文件。书的名字是《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记者拿过来翻了翻,里面有很多老照片,文字较多。
“这本书是朋友给我推荐的,我也推荐给你,很不错。”焦凤波介绍,这本书与一般写城市文化的书籍最大的不同就是,有典故,有作者的观点,还有很多老照片,文字不是很密,但是写得很有趣,可读,观点又很合理,同时,作者关注的一些内容,即使像他这样在杭州生活多年的新杭州人,也未曾系统地思考和留意过。作为“新杭州人”的焦凤波说:“看完这本书,我更佩服浙江人,更欣赏杭州这座城市了。”
网络上有人称杭州是上海的后花园,是人间天堂。在焦凤波看来,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资源禀赋,杭州在高手如云的长三角并无优势,但杭州能有今天的成就,聪明就聪明在把扬长避短和创新发挥到了极致,杭州的发展历史,活生生一部“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最佳写照。就像书中写的那样,“运河时期的杭州富庶且充满才情,商业与文化就像是一对恋人,彼此供养,又各自高贵。当火车和飞机取代了水运后,昔日的繁华陷入了凋零,甚至有那么一段时间像是单调的黑白电视机,在彩电面前矮了一大截。”
这何尝不是浙江职业足球的一种表达呢?从1998年俱乐部成立后,就一直在甲A/中超的各路豪强球队光环下做了多年的“小透明”,绿城青训曾经培养出不少人才,可是只要大球队一招手,基本都走了。时至今日,绿城青训产品已经遍布中超、中甲的每个角落,但从这走出去的球员始终不张扬,以至于很多人不会把更多的荣誉光环归之于曾培养过他们的那家俱乐部,和那座城市。
焦凤波的涉猎面相当广阔。在那本书的下面,有几份打印好的文件,当中有浙江省和杭州市两级政府部门对足球发展工作的相关指示,另一份文件是国务院对《杭州国土空间整体规划2021-2035》的批复,还有一份是浙江省和杭州市分别制定的十四五规划文件全文。如果不是采访的是职业足球俱乐部总经理焦凤波,仅仅看这几份文件的话,会让人误以为对面坐着的是某位政府官员或是政策研究人士。
对于许多足球人来说,球队的备战、比赛以及俱乐部管理、与相关部门的对接公关,也许就是自己工作的全部了,但作为一名职业足球经理人,焦凤波说要学的东西还得更多。不能只在足球领域打转,必须有跨界思维才可以。通过这些天对杭州市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的会议精神中能看出省市政府都对足球未来发展寄予的厚望,并且站在国家大战略的高度上,号召每个足球人都要在大趋势中做出自己和努力和贡献,进一步加强青训体系建设时,就会有更明确的方向性;国土规划层面把杭州定位了国际交通枢纽和国际旅游城市,同时,省和市的“十四五”规划都要求打造体育强省,发展现代创新高科技企业,焦凤波深信,随着AI时代的到来,也许未来在元宇宙的世界里,足球发展的空间还会进一步扩大,“仅仅从目前来看,足球也可以在杭州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过程中,发挥其对外交流的积极作用。”
“以前搞足球只考虑专业,现在做管理必须放眼全局。”焦凤波一直在不断地学习。
尽管是地方俱乐部的总经理,但在访谈的过程中总是能够感受到焦凤波内心中对中国足球的深深的责任感。在这个过程中,浙江俱乐部所面临的竞争不仅仅来自上海双雄,其实还有与长三角其他城市足球的竞争与合作,浙江职业足球有劣势,但也有长处,就是在青训,尤其是青训网络、青训赛事的搭建方面,浙江俱乐部有足够的优势。 比如说起未来青训发展的目标时,焦凤波说了这样一番话:“今年的感觉是,为国家队输送的人还是少了些,有点遗憾,希望明年能够多一点,未来,我们会努力培养出能立足世界足坛的中国球员,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但我们已经有了初步计划并且已经开始付诸行动了,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为此我们有足够的耐心。”
但愿股改能够带给浙江好运,让浙江的青训能够实现更大的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梦想。
相关阅读